指导老师微信
15975502508
招考在线指导老师
招考在线_招生考试信息中心 - Powered by Discuz!
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考研常识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升学 研招资讯 考研常识

非985/211不考?请理性对待考研的名校情结

招考在线|2022-5-30 06:00| 781| 0

摘要: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名校梦,而选择MBA/MEM/MPA等管理类联考专业的考生中,名校情结尤为严重。但名校考研竞争激烈,分数线高,录取比例低……对很多人来说不一定是最优选择。研途艰辛,大家不要让盲目择校加重不 ...

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名校梦,而选择MBA/MEM/MPA等管理类联考专业的考生中,名校情结尤为严重。但名校考研竞争激烈,分数线高,录取比例低……对很多人来说不一定是最优选择。

研途艰辛,大家不要让盲目择校加重不必要的压力。名校不是唯一选择,适合你的路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
01

为何大家都想考名校?

01

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

许多经历过高考失利的大学生将考研作为“翻身”的机会,希望通过考研完成学校的“阶层跃升”。

考研生需要提前了解的是,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某一专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,应正确看待研究生教育给自身带来的效果,如果不是出于学术理想或者专业目标,勿把考研当作救命稻草,避免造成教育资源和自身时间精力的浪费。

02

从众心理

有同学表示:“身边很多同学考研都选择很好的学校,如果我只考普通院校会感觉很没面子,甚至不好意思跟他们一起复习。”实际上,你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考研目标,对你的选择负责,不需要过分在乎他人看法。

03

面临就业等现实问题

毕业生们都想在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下,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,也有不少“打工人”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选择考研。越来越多的考研党试图通过获取名校毕业证,待价而沽。

名校确实为科研领域培养了众多人才,但各行业同样需要大批来自各个高校的应用型人才,个人的素质与实力才是就业基础。随着研究生求职的人数增加,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也有所提高,但绝不意味着非名校研究生就没有市场。

02

如何理性择校

01

切合个人实际情况

首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情况,择校前需要思考以下问题:

  • 我考研的动机是什么?

  • 哪些院校开设相关专业?

  • 我的能力适合冲击哪个层级的院校?

  • 这个层级的几所院校有哪些吸引我的地方?


建议大家对于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,要确保有能力考上,不能说百分百把握吧,起码百分之九十多的把握。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预报学校、城市的客观现实冷静剖析,全方位考虑,争取做出最理想、最佳的选择。

02

了解报考目标的竞争及录取原则

为了确保被报考的学校录取,考生需要对报考目标做到非常的了解,包括学术氛围、导师质量、历年分数、历年的报录比、招生人数,等等。同时要了解报考的院校是否有特殊的录取原则,包括考试科目、命题范围等。

03

选择有价值的院校

在选定考研目标时,除了要确保能被录取,还要让研究生读得有价值。有价值体现为经过两三年的学习,能够从过程中得到收获。

这个收获一方面表现为知识上的收获,另外一方面是通过这个学历为你将来的就业增加一些附加值。

04

01

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

避免择校的误区,盲目追求高校排名

目前社会上到处流传着各类高校的排行榜,排名方式五花八门,排名结果也各不一样。实际上,名目众多的排名脱离了社会认可与实际水平,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和参考作用。

在择校时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该所学校的该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。希望各位同学仔细考虑,最后能做出自己最正确的选择,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,学到真正的东西。

05

盲目追求黄金考研地区

发达城市的名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、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研究环境,因此MBA考研竞争相当激烈,报录比通常是几十比一甚至几百比一。

因此,我们在择校时应学会在多种因素之间寻找平衡点,根据自身实力选报合适的专业、导师和学校,不要“唯城市论”。所报高校地理位置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,只有根据自身实力作出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
06

忽略高校师资配置

一些院校经过合并之后师资水平大大降低,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学生扩招后师资配备跟不上,原先的师资水平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师资要求了。

另外多角度考虑选择目标院校,院校的文化、资源等。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和发展。就像清华被誉为理工的天地,而北大是文综的圣殿一样,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质,个人的文化素养。

除了以上这几点之外,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水平,不是选的学校是名气就越大就越对,也不是非985/211院校就一票否决,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,进行备考

最新评论